2022-12-21 2:12 LJY2345   评论关闭   0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持續完善住房保障基礎性制度和支持政策

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租房是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解決住房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有數據顯示,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達40%以上。

從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多部門通報在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中查處的違法違規典型案例,近年來,有關部門聚焦問題、多措並舉,着力加強對住房租賃市場的監管治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加快住房租賃法規建設,加強租賃市場監管,保障承租人和出租人合法權益。」今年以來,多地新出台住房租賃相關政策措施及實施細則。北京、上海先後出台住房租賃條例,為大城市進一步規範住房租賃行業、持續加強市場監管提供了有益參考。

加強對住房租賃行業的監管,明確權責是基礎。一些地方在實踐中,劃定了租賃雙方的權利和責任,為維護各方權益提供了保障。例如,在房屋出租要求方面,明確建築、面積、室內空氣質量和衛生、環保等方面的要求。中介是租房的重要渠道,管好住房租賃行業,規範中介服務是有效抓手。在企業經營方面,一些地方對住房租賃企業主體登記、房源信息發佈、合同登記備案以及資金監管等提出要求。一些地方還對二房東的市場主體身份進行明確,並要求其收取的相關租金要納入監管專用賬戶。

說一千道一萬,保障安全是底線。如今,一些城市出現了隔斷房、群租房等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住房租賃模式。及時制定新規及細則,消除監管的模糊地帶,為基層治理提供準確依據,才能有效規範住房租賃市場。

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看,治理租房市場問題、切實保障租客權益,還需正視大城市住房租賃市場結構性供給不足這一問題,並想方設法增加有效供給。近年來,我國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着力解決新市民等群體的住房問題。「十四五」時期,國內40個重點城市初步計劃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650萬套(間),將使更多需要幫助的住房困難群眾受益。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許多來到大城市、生活在大城市、奉獻在大城市的人,內心渴望着「萬家燈火,有我一盞」。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持續完善住房保障基礎性制度和支持政策,定能讓更多人租得起、住得好,托舉起更多人的安居夢。

🌙
😃

切换注册
忘记密码 ?

×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下载海报
  切换主题 | SCHEME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