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門診醫護人員緊缺的同時,感冒退燒藥也面臨著供應不足的挑戰。
從出現頭暈鼻塞,到嗓子干癢、渾身酸痛、頭痛欲裂,再到基本恢復正常,八零后陳景明一共經歷了4天時間。過去幾天來,他一家人都感染上了新冠病毒。
12月12日上午,陳景明開始感覺到身體不適。此前兩天,他的妻子突然感到有點頭暈,伴有鼻塞,隨後出現四肢酸痛、渾身乏力、犯困等癥狀。12日,他們進行的抗原檢測結果呈陽性。
對於此次「中招」,陳景明並不感到意外。「遲早的事。」12月15日,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早在十天前,小區里就陸續出現多例新冠病例。他所在的小區,位於廣州市番禺區,裏面住有兩三萬人。
在這樣歲末寒冬的日子裏,陳景明發現,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也紛紛感染了這種病毒。而此時此刻,廣州各家醫院的發熱門診也已經擠滿了患者。
12月14日,第一財經記者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番禺園區)採訪時看到,該醫院發熱門診此時已排滿了人,在孩子的哭鬧聲中,人們排着長隊着急地等待就診。「從挂號到現在,已經等了3個小時了。」一位抱着孩子的患者對記者說。除孩子外,她自己也感染了新冠病毒。
「這幾天,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人數明顯增多,每天有大幾百人,最多的時候有近千人,差不多是以前的一兩倍。」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番禺園區)發熱門診前台醫護人員對記者說,「我們現在明顯人手不夠,只能兩頭跑。」說這話時,她正在匆匆忙忙地拿着相關材料跑到了另一個地方。
值得關注的是,在採訪中,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番禺園區)發熱門診醫生和其他多名醫護人員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到該醫院就診的發熱患者中,有將近90%的抗原或核酸檢測呈陽性。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番禺園區)並非個案。同樣在12月14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兼呼吸內科副主任趙祝香向當地媒體表示,該院目前發熱門診的病人比平時增加了5-10倍。
12月15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醫務部主任賈煒對外介紹,該院最近一周發熱門診就診患兒增加明顯,醫院各院區發熱門診單日就診量從不到200 人上升到 1400 人次。
也是在15日當天,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南院區)發熱門診部的工作人員均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目前到就診的發熱患者是「絡繹不絕」,結果導致「有些醫生忙得連飯都來不及吃」。
為此,醫院不得不增加人手。「目前,醫院全力支持,從各個科室調集醫護人力輪流上發熱門診,約有50人輪班。」趙祝香說,「不過即便如此,由於就診人員多,排隊候診的時間較長,這讓醫護人員的壓力很大。」
和以上這些大型的醫院一樣,廣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出現醫護人員緊缺的現象。14日至15日,第一財經記者隨機採訪了4家分別位於番禺區和海珠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時了解到,由於目前患者成倍增加,使得「醫生人手嚴重不足」。這些衛生服務中心一般由幾個衛生服務站組成,分散在所屬社區的各個角落,每個衛生服務站的發熱門診部配有1至2名醫生。
發熱門診醫護人員緊缺的同時,感冒退燒藥也面臨著供應不足的挑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一位醫護人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連日來發熱患者較多,醫院裏的連花清瘟膠囊已斷貨,而像布洛芬這樣的退燒藥也所剩不多。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醫生開具的主要是緩解癥狀的藥物,比如康泰克、布洛芬、連花清瘟膠囊等,也有一些抗病毒的藥物。其中,布洛芬等藥物是優先供發熱門診和急診使用。
和大型的醫院不同,有的社區衛生中心已經出現感冒退燒藥斷貨。12月14日下午,記者在番禺區南村鎮員崗社區衛生服務站採訪了解到,由於退燒藥斷貨,此時該衛生服務站已經無法正常給患者看病,以至於發熱門診出現了門可羅雀的現象。
在廣州多家藥店走訪時,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感冒退燒藥也早已被搶售一空。藥店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藥店只能隔幾天才能進一批感冒退燒藥,且數量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癥狀較輕的發熱患者也只能到醫院去買葯。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番禺園區)採訪時,有幾名患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此前家裡沒有備用的感冒退燒藥,無奈之下只能來醫院。這進一步加重了醫療資源的緊張程度。
另外,有發熱門診醫生向記者表示,這幾天來,在他接觸的患者中,有些患者,尤其是年輕患者其實是可以居家吃藥觀察的。他發現,至今還是有許多患者對新冠病毒心有餘悸。
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在12月4日的相關發佈會表示,目前,廣州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通過加強診療區域分區分隔管理,合理調配人手,優化就診流程以及加強通風消毒等,發熱門診全方位做好接診工作。
目前,廣州有將近300家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正在高速運轉。12月14日,廣州市衛生健康委整理公布的《全市各區發熱門診及發熱診室信息一覽表》顯示,目前廣州11區皆有設置發熱門診及發熱診室。第一財經記者據該表統計,目前廣州共有292家醫療機構設有發熱門診及發熱診室,其中社區衛生中心佔了一大半。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裏,這292家醫療機構將為廣州1867萬人提供潛在的發熱門診服務。這將是一個挑戰。根據行業專家預測,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尚未到來。
基於此,專家們呼籲,沒有基礎病的年輕人可居家觀察治療,將有限的發熱門診資源留給重症老人、孕產婦和小孩。
與此同時,醫院正在提高發熱門診服務能力。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番禺園區)採訪時,記者看到,該院正在加建新的發熱門診簡易房,面積幾乎是現有的一倍。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據賈煒介紹,該院發熱門診區域已經從最初的3000 平方米,擴大到目前的 6000 平方米;在人手調配方面,該院發熱門診出診醫生已從月初 26 人增加到12月15 日的 60 人,單日接診能力可以達到 2500 人次左右。
多家醫院工作人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醫院接下來將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做出調整,以儘可能滿足發熱門診就診需求。「從這幾天的情況來看,我們最怕的是醫療擠兌。」一家社區衛生中心的工作人員說。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12月8日發佈的《新冠居家康復手冊》則指出,99.5%的人可能不需要去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醫院發熱門診的醫生,通過電話、網絡或者是當面問診就能解決。「但是,我們的醫療體系必須保證0.5%的病人應該收治在醫院。」
被新冠病毒折騰了四天之後,陳景明的身體已經基本恢復正常。他向記者談了自己的經驗:「多喝水,多休息。」
(文中陳景明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