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8 8:08 LJY2345   评论关闭   0 

12月18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一百二十三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

浙江最新消息:疫情高峰預計在明年1月中旬,這些採樣點均需提供單管核酸

浙江最新消息:疫情高峰預計在明年1月中旬,這些採樣點均需提供單管核酸

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重介紹浙江省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情況。

當前浙江疫情主要呈現3個特點:

感染人群近8成為中青年,「一老一小」等脆弱人群雖然佔比較低,但是專家研判隨着疫情發展,後續將逐步升高。

絕大多數感染者為輕症和無癥狀,沒有出現重症危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

流行毒株以奧密克戎BA.5.2和BF.7為主,暫未發現XBB和BQ.1等毒株。

根據國內外多個疫情研究模型測算,浙江省第一波疫情預計在明年1月中旬左右迎來高峰,也不排除提前到來的可能 這期間又恰逢農曆新年,疫情將伴隨人口流動加速傳播。為科學精準應對即將到來的高峰,盡量延峰、有效削峰、平穩渡峰,實現「保健康、防重症」目標,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現階段主要做好以下5個方面的工作。

優化核酸檢測與查驗政策

倡導「非必要不做核酸,非必要不查核酸證明」。為方便群眾辦事,全省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帶頭,不再查驗核酸證明;所有醫療機構,除新⼊院患者及陪護⼈員外,也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人員聚集性活動,除了重要會議和活動外,不再對核酸檢測作硬性要求。

為了方便確有需要的群眾開展核酸檢測,全省各地保持現有便民核酸採樣點布局不變、規模不變、效率不變。總體上全省核酸採樣點數量仍維持在1.7萬個左右,同時要求社會面採樣點和二級以上醫院,均提供單管核酸採樣服務,最大程度滿足群眾需求。

疫情來襲時,保護易感人群是防控重點。浙江要求對養老院、福利院、中小學、托幼機構等重點場所繼續查驗核酸陰性證明,特別是把養老機構作為管理的重中之重,嚴格落實工作人員閉環作業,切實保護「一老一小」等脆弱人群。此外,浙江堅持重點人群風險管理,對醫務人員、外賣快遞員、的士司機等繼續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有效減少疫情傳播風險。

提升醫療救治能力

面對即將到來的疫情高峰,建立健全分級分類診療體系,加快提升醫療救治能力。

按照應設盡設、應開盡開、24小時開診的要求,加快推進發熱門診擴容,截至12月17日,全省開設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發熱門診390家,設置基層發熱診室1272個,已覆蓋90%以上的鄉鎮(街道) 全省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的床位、ICU床位均已超國家標準,確保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為進一步提升救治能力,繼續保留所有方艙醫院,並按照亞定點醫院標準升級改造,保障普通型新冠患者救治需求。同時,為緩解線下就診壓力,杭州等地已經上線開通了互聯網醫院,有需要的群眾可以在線上問診,有效分流發熱門診的壓力。

在城市社區和鄉村,組建配送小分隊,及時為老年人、殘疾人及其他居家醫治人員提供醫藥和生活物資代購服務。現在醫護人員非常辛苦、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呼籲廣大群眾,多多理解、支持、配合他們的工作,用實際行動為白衣天使和志願者加油點贊。

強化重點物資儲備供應

針對不少群眾反映的購葯難等問題,重點加強抗病毒、清熱解毒類中成藥、抗原試劑等抗疫物資的生產儲備和供應,推動相關企業開足馬力、提高產能,增加藥品的生產與供應,其中抗原檢測試劑的每日產能從上周的780萬人份提高到目前的1371萬人份,預計月底提升到2500萬人份;布洛芬顆粒日產量已達4萬盒,相關重點藥品產能月底前有望進一步提升。

為實現物資精準投放,省經信部門動態監測市場上出現緊缺的醫療物資,調度重點企業、重點品種生產,保障省內特別是醫療機構的需求。同時,堅決打擊囤積居奇、肆意漲價等擾亂市場、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全力保障群眾的基本用藥和防疫需求。

加強健康宣傳引導

倡導「全民打疫苗、全民戴口罩」,倡導「無癥狀不採樣、無癥狀不用藥」,廣大人民群眾也要切實樹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形成全民健身、增強體質的良好氛圍。通過及時準確發佈權威信息,加強科普宣教和心理輔導,引導群眾更加理性認識防控措施優化調整,有效消解緊張心理、恐慌情緒。特別是針對群眾的疑慮,浙江將及時發佈權威信息,解疑釋惑;對一些謠言和不實傳言,做到及時澄清、糾治,切實維護正常社會秩序。

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

疫情防控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浙江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努力將保健康、防重症與保穩定、促發展有機結合,層層壓實主體責任,用心用情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正常運行。堅持做好風險研判和應對預案,堅決防止次生問題和極端事件的發生,有力維護社會穩定,提振市場信心,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確保今年各方面順利收官、明年經濟社會發展開好新局。

上述舉措,有的重在優化調整,有的重在強化管理,目的都是為了最大限度保護「一老一小」等脆弱群體,盡最大努力推遲感染高峰到來、壓平感染峰值,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晚一天、少一人,都是勝利。下一步,浙江將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態勢和人民群眾實際需求,進一步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全面提升醫療救治和社區支持等應對能力,悉心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全省人民一道,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答記者問

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浙江醫療機構取消門急診核酸查驗,從方便群眾就醫看,這是一件好事,但醫護人員感染風險提高,那麼如何保障人手配備和醫療救治需求,有什麼舉措?

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孫黎明:

醫務人員是提供醫療服務的中堅力量,保障正常醫療秩序,維護群眾生命健康是全省醫療衛生機構的應盡職責。

結合當前的疫情形勢,近期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舉措,努力做好醫療力量的保障。‍‍

一是充實重點崗位醫務人員。

針對近期發熱門診就診量增大的情況,重點加強發熱門診崗位醫務人員的力量,對於設置發熱門診診室的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開展培訓,做到一崗一培訓,不斷提升診療服務能力。‍‍

同時,我們也制定後備力量擴容預案,部分三級醫院已經對專科醫務人員開展發熱病人救治的知識培訓,作為發熱門診診室的後備力量。‍‍

二是加強一線人員力量統籌。

加強整體統籌,醫務人員集中精力做好醫療服務保障。

醫療機構強化內部的統籌,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臨床救治的需要,動態優化和調整醫務人員編組、醫療力量配備與工作班次的安排,保障臨床的需求。

縣域醫共體、城市醫聯體,加強牽頭醫院與成員單位之間的人員統籌,充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力量,滿足群眾就近就醫的需求。‍‍

三是做好醫務人員自我防護 組織專家制定完善醫療機構工作人員防護方案,指導醫務人員規範執行感染防控措施,通過科學防護,最大限度減少醫務人員職業暴露。

此外,作為重點人群,我們也正在加快推進醫務人員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力爭在12月28號前完成全省70餘萬名醫務人員的接種任務。

當前,一線醫務人員,特別是發熱門診診室的醫務人員,加班加點,工作十分辛苦。在此,我們也呼籲全社會和廣大患者能夠更加關心體諒,支持醫務人員在就醫過程當中能夠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

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現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不需要出示核酸證明,那麼如果一旦出現大面積感染該怎麼辦?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

浙江最新消息:疫情高峰預計在明年1月中旬,這些採樣點均需提供單管核酸

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重回答:這種情況國內有些地方已經出現,按照目前病毒的傳播速度,我們身邊接下來也很有可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在這裡我們建議每一個企事業單位大家都要重視起來,積極採取措施,提前做好準備,盡量避免同一單位在同一個時間段內產生大面積的感染,努力把疫情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有這麼幾條建議:

一是要認真做好個人防護 開展全民科學戴口罩,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行動,養成辦公大樓、公共場所、乘坐電梯等必戴口罩的良好習慣,做好手消毒,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提倡工作盡量線上電話聯繫,單位之間、辦公室之間、人員之間,減少不必要的走動、串門,防止人員交叉感染。

積極倡導接種疫苗,符合條件的人群,抓緊進行第二劑加強針的接種。

二、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加強身體鍛煉,合理膳食,規律作息,保證睡眠充足,提高機體免疫力,保持健康平和心態,不焦慮、不盲從,科學理性地看待新冠病毒。

三、合理安排崗位人員 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可以結合實際,對人員崗位進行優化組合,必要時分人次上崗。相關人員實行閉環管理,一些關鍵崗位、特殊崗位,建議採取AB崗設置,確保疫情嚴重的時候,工作不斷、秩序不亂。

四、做好健康監測和癥狀管理 各單位要加強對員工的健康監測和服務保障。如果員工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該引導其對症處置,保證休息。無癥狀感染者可視情採取居家隔離等措施,確有需要可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繼續在崗,病情加重,及時就醫問診。

我們希望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能安全平穩應對疫情,盡量減少感染高峰的影響。在確保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前提下,實現機關不停擺,企業不停產,商業不停業,交通不停運,一起迎來春暖花開,共同創造我們浙江大地新一年的開門紅。

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現在大家都很關心哪些常備葯是有效的,在正確用藥和合理用藥方面有什麼建議?

浙大一院葯事管理科主任盧曉陽: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居民朋友都非常關心。首先我想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們,平時家裡少量備點常用藥就可以了,不需要大量囤各種各樣的葯。在當前情況下,把有限的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發燒的、已經有癥狀的患者。

退燒藥有很多,但是你只需要買一種就可以。

個人居家治療,可以根據病情發展的不同情景、不同階段,選擇合適的藥物,保證有效的治療。

首先在沒臨床癥狀、但自己抗原檢測陽性的時候,其實不需要用藥,因為感冒藥、退燒藥、止咳藥,都是緩解癥狀的藥物,不是特效藥,也不是預防用藥。如果沒事就去吃,可能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像肝功能腎功能的受損,所以這個階段不需要用藥。

有些輕症患者會發燒,這個時候可以進行體溫監測。如果發燒沒有超過38.5度,建議首先優選物理降溫,就是溫水擦浴。如果超過38.5度,可以用一些退燒藥,但是用也不要超過三天,如果高燒三天不退,就要到醫院的發熱門診去治療,所以一般不要一有發熱馬上就吃退燒藥。

現在的退燒藥大家耳熟能詳的有布洛芬等。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清楚,這麼多的葯裏面吃一種就夠了,不要兩種一起吃,或者上午吃對乙酰氨基酚,下午吃布洛芬,那麼反而是會產生療效不好,副反應增加。

如果出現喉嚨痛、喉嚨干,有的網上說的刀割喉,可以服用一些緩解喉嚨腫痛的中成藥含片,比如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寶等,這些藥物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效果,含片也是一種就夠了,不要有好幾種一起含。

還有一個療法其實也蠻有效,就是局部冷敷,吃一點冰的東西,你喉嚨很痛、刀割一樣,吃一點雪糕,減少腫脹 ,也能起到止痛作用,這時候可以買個冰棍吃也有效。

還有一些患者全身酸痛,這個時候不要再吃止痛藥,因為前面這些退熱葯,比如說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其實也是解熱鎮痛葯,都可以緩解渾身疼痛的癥狀,就不要再去服用其他鎮痛藥物,避免重複用藥造成損害。

到後期可能有些患者會出現咳嗽,有些有痰,有些沒痰,可以服一些止咳的藥水,強力枇杷露等都可用。如果有痰,再用點化痰的藥物。

總之我們在選退熱葯感冒藥的時候,要牢記三句話,一單獨使用,不要每一類都好幾個一起用,保證安全。二,劑量也不要多。發熱的時候,一天不要超過4次,服用過多,會產生一些肝毒性腎毒性。還有根據癥狀一些情況合理選擇藥物。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盛銳、孫燕、黃偉芬、謝春暉、浙江發佈

🌙
😃

切换注册
忘记密码 ?

×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下载海报
  切换主题 | SCHEME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