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7 13:41 LJY2345   评论关闭   0 

陳爾真:老年新冠救治要「一人一策」,分為低中高三個風險等級

建立起一套老年新冠感染分級診療體系非常有必要,這包括要對老年新冠患者進行分類診斷,並且在風險明確後進行分類救治。

當下,我國防疫逐步從防感染轉向防重症。作為脆弱人群,老年新冠患者的救治應有哪些具體對策?

「建立起一套老年新冠感染分級診療體系非常有必要,這包括要對老年新冠患者進行分類診斷,並且在風險明確後進行分類救治。」在今日舉辦的上海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救治培訓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市重症醫學質控中心主任陳爾真表示。

根據《2021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下稱《公報》)相關數據,截至2021年末,我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億人,佔總人口的14.2%。截至2020年末,我國31個省份中,已有16個省份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了500萬人。

相關研究顯示,老年新冠患者合併症多(80%以上老年新冠患者有1種及以上合併症)、病情複雜(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合併患病率在10%至20%間),易發展為重症。以上海為例,老年人群數量約為580萬人,相關新冠救治工作如何開展?

陳爾真表示,老年新冠重症患者救治的基本原則,一是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九版)》,組建多學科救治團隊,結合老年人的病理生理變化特徵,實施一人一策方案救治;二是強化器官功能監測和支持治療;三是加強對原發基礎疾病的處理,尤其是營養狀況的改善;四是注重併發症的預防,以及混合感染的病因治療。

陳爾真稱,首先,在診斷上,除了按照第九版診療方案的原則,還應針對老年人群實施一份綜合評估,「該評估需要從多學科層面來評估老年人軀體健康、功能狀態、心理健康和社會環境狀況,並由此來制定、啟動以保護老年人健康和功能狀態為目的的防治計劃,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功能水平和生活質量。」

陳爾真同時表示,分類診斷的目的為了精準預判病情,方法則是基於老年人群的年齡、基礎疾病情況、是否接種疫苗、感染后風險程度等,按照低、中、高三個風險層面來區分。

比如,低風險人群,是指無基礎疾病且年齡小於80歲者,基礎疾病穩定且全程集中疫苗的年齡小於80歲者;「一般情況下,低風險人群人群進展為重症的可能性非常小,部分人群可以通過社區管理進行康復。」

再比如,中風險人群,是指基礎疾病不穩定、全程接種疫苗且年齡小於65歲者,基礎疾病穩定、無全程接種疫苗,年齡為65至80歲者,和無基礎疾病,全程接種疫苗或基礎疾病穩定的年齡大於80歲者。

此外,高風險人群,是指基礎疾病不穩定、無全程接種疫苗且年齡小於65歲者,基礎疾病不穩定、無論接種疫苗與否,年齡為65至80歲者,未全程接種疫苗年齡大於80歲者。

不同風險老年人感染新冠后處理對策如何?「對於低風險人群,要加強健康教育,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應及時接種疫苗。對於中風險人群,要加強居家觀察,及時提供用藥指導,一旦病情加重,基層衛生機構無法解決,就要及時轉診。對於高風險人群,要進行充分評估,根據需要及時轉診到上級醫院(其中的轉診功能非常關鍵),包括進入ICU里進行救治。」

陳爾真進一步表示,對於新冠確診的老年患者也要進行病情評估,可以利用多種臨床評分系統,包括COVID-GRAM(新冠肺炎住院后重症風險預測工具)、梅奧診所MASS評分、The quick COVID secerity Index(快速新冠重症指數)、NEWS2(英國常用的住院死亡風險評分)、The 4C score(新冠病毒臨床表徵評分)等。

「老年新冠重症患者的預后因素,還包括其衰老過程的生理變化、認知功能變化、體力活動的減弱和疾病嚴重程度。總的來說,老年新冠重症患者治療應該遵循規範化、與個體化相結合。」陳爾真說。

🌙
😃

切换注册
忘记密码 ?

×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下载海报
  切换主题 | SCHEME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