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7 10:30 LJY2345   评论关闭   0 

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利好風光公用環保領域,行業未來如何發展

《綱要》分別從需求側和供給側對風光公用環保領域做出指導,再次強調了能源安全、產業鏈安全以及綠色低碳消費的重要性。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下稱《綱要》),將風光公用環保領域設為重點。

「《綱要》的提出不是簡單的拉動消費,而是對暢通內循環的全面部署,目的是推動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鬍麒牧今天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海外市場滯脹風險增強,外需對經濟增長支撐將減弱,國內房地產投資信心有待恢復。在這個背景下,我們立足於內循環,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促進內需,而且目前復工復產的條件已經具備,這個政策是可以落地的。主要邏輯就是出台一系列系統性的措施來拉動需求側,通過需求的拉動來帶動產業的投資和供給側的高質量發展。」

記者梳理髮現,《綱要》分別從需求側和供給側對風光公用環保領域做出指導,再次強調了能源安全、產業鏈安全以及綠色低碳消費的重要性。

需求側方面,《綱要》要求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以及積極推動農村現代化等措施;提到大力倡導綠色低碳消費,鼓勵綠色電力交易,制定促進各類電力用戶購買綠色電力的激勵措施,推動高載能企業和行業優先使用綠色電力。

供應端方面,《綱要》提出要推動構建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新能源配套產業鏈安全要求提升:包括加大製造業投資支持力度;提出引導各類優質要素向製造業集聚,從資金、技術、人才多維度來支持。

此外,《綱要》還提到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推進能源、公用事業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

「我們認為政策整體與此前基調保持一致。在電力轉型的過渡期,仍需要穩紮穩打,立足於我國自己的自然稟賦條件,先立后破,在新能源安全發電前,尚不能擺脫對火電的依賴。」中金公司在最新的解讀報告中表示,推進現役煤電機組靈活性提升、超低排放、供熱和節能改造是十四五的發展重點之一,增強靈活電源規模。同時推動建設一批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煤炭基地、提高煤炭鐵路運輸能力,而使火電的發電保供和成本問題得到更好的保障。

上述觀點也得到了企業端的認同。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日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儲能技術沒有發展完備以前,我們的風、光再強,還是需要火力發電來挑起大梁。」目前大家都在專註於技術儲備和技術攻關,等到綠色電力(風、光、儲)成本同時降下來以後,能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大規模的發展。「我們有信心,在十年以後,清潔的新能源將變成未來的能源的主力軍,化石能源起到輔助的作用。」

過去的十年間,我國的能源生產結構加速轉變,清潔能源佔比正持續提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首次超過煤電,裝機容量達到11.2億千瓦,占發電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47.0%。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均超過3億千瓦,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其中,水電發電裝機為39094萬千瓦,較2012年增長56.7%;併網風電裝機為32871萬千瓦,較2012年增長4.4倍;併網太陽能發電30654萬千瓦,較2012年增長88.9倍。

「過去供給側改革的背景是消費升級,帶來的結果是產業轉型和產能升級。這次提出的擴大內需不是簡單拉動規模擴張,重點提出了促進新型綠色消費。通過刺激擴張這些領域的消費,有利於綠色環保產業的發展和投資。以風光市場為例,未來五年基礎研發、產能投資、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會跟上,有利於產業的發展。」胡麒牧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
😃

切换注册
忘记密码 ?

×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下载海报
  切换主题 | SCHEME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