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7 3:53 LJY2345   评论关闭   0 

中央定調明年經濟,38條擴內需頂層設計出爐丨一周熱點回顧

其他熱點還有:多地放開新冠互聯網首診,國產新冠口服藥上線;美聯儲縮小加息力度,仍釋放鷹派信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但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

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

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要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1. 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2.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3. 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4.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5. 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併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

【點評】今年以來,在國內疫情反覆、房地產下行,國際俄烏衝突、美聯儲加息等多重因素衝擊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成為當務之急。上周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了明年經濟工作總體目標,即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圍繞這一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將擴大國內需求排在五大任務之首,對房地產市場首次提出「三保」要求,強調財政政策「加力」,貨幣政策「有力」,釋放出提振市場信心的積極信號。專家認為,明年的重點是發展實體經濟,擴內需有望加碼,消費和擴內需將成為穩增長的關鍵。

擴大內需戰略規劃出台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涵蓋11部分、38條,全面闡釋我國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規劃背景,明確總體要求,提出政策舉措。

綱要提出,2035年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遠景目標包括:消費和投資規模再上新台階;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再邁上新的大台階,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等。

綱要部署了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支撐暢通國內經濟循環三大重點任務;按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投資再生產的擴大內需全鏈條,從全面促進消費、優化投資結構、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高供給質量、健全現代市場和流通體系、深化改革開放、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八個方面作出具體部署。

【點評】近年來,內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最終消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11年保持在50%以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明年五項主要任務中,排在首位的便是擴大國內需求,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目前,我國擴大內需仍面臨不少制約,比如勞動力、土地、環境等要素趨緊制約投資增長,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制約內需潛力釋放的體制機制堵點仍然較多。對此,綱要了明確中長期目標和三大重點任務,提出八個方面的政策舉措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方向清晰,將為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提供指引。

11月經濟數據普遍下行

國家統計局15日發佈11月主要經濟數據。

  • 工業方面,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較上月下降2.8個百分點。
  • 消費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9%,降幅擴大5.4個百分點。
  • 就業方面,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16~24歲調查失業率有所下降,但25~29歲調查失業率上行幅度較大。
  • 投資方面,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較前值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連續七個月回升;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8%。

國家統計局表示,11月份國民經濟頂住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壓力,保持恢復態勢,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但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下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紮實落實穩經濟各項政策措施,着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着力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點評】受多地疫情反彈及管控措施升級影響,11月供需雙雙走弱,主要經濟數據再次全面回落。不過隨着疫情防控「新十條」實施,經濟工作會議各項任務落地,以及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出台,我國經濟社會生活將逐漸回歸常態,內需有望得到顯著改善,進而推動經濟儘快復蘇。

防疫重心轉向醫療救治,多地放開互聯網首診

本周,隨着新冠感染者數量增加,求醫問葯成為關注焦點。

針對藥品短缺,工信部14日表示,將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千方百計推動企業迅速穩產達產,擴能擴產;幫助企業「一葯一策」制定增產擴能方案,提高產量。

針對線上就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12日明確,醫療機構(包括互聯網醫院、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可以通過互聯網診療平台,為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癥狀的患者在線開具處方,並鼓勵委託符合條件的第三方將藥品配送到患者家中。隨後,北京、廣東、山東等多地宣布,醫療機構可以對新冠患者開展線上問診並接受首診。

同時,13日起,多個互聯網平台陸續上線國產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輝瑞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Paxlovid)也在1葯網互聯網醫院上線,定價2980一盒,但很快下架。

【點評】隨着「新十條」的實施,我國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了醫療救治。對於大部分癥狀較輕、可居家治療的患者,線上問診配藥將給他們帶來極大的便利,亦可避免過度的醫療擠兌。隨着葯企全力擴產,藥品緊張局面也將很快緩解。

除此之外,加強基層醫療服務保障也至關重要,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將面對人手與藥品不足的挑戰。對此,國家衛健委表示,社區、農村是醫療衛生服務的最後一公里,要根據疫情形勢、病情輕重、緩急程度等合理分配醫療資源,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設置,築牢基層首診的第一道防線。

行程卡下線,運營商承諾刪除數據

13日0時起,「通信行程卡」服務正式下線,「通信行程卡」短訊、網頁、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 App等查詢渠道也同步下線。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均表示,將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同步刪除用戶行程相關數據,依法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行程卡下線的同時,多個地方也陸續宣布取消查驗健康碼和場所碼。

【點評】行程卡、健康碼、場所碼等技術手段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公民對於個人隱私的讓渡。三年來,它們在科學精準防控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當完成歷史使命后理應退場。對於人們關心的個人信息問題,運營商承諾將徹底刪除行程卡隱私數據。而相比行程卡,健康碼和場所碼收集的個人信息更多更敏感,一旦退場時也應依法全部刪除。

中央定調明年經濟,38條擴內需頂層設計出爐丨一周熱點回顧

美聯儲縮小加息力度,仍釋放鷹派信號

當地時間14日,美聯儲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50個基點到4.25%至4.50%之間。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連續第七次加息。此前美聯儲連續四次分別加息75個基點。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今年以來美聯儲採取了有力措施收緊貨幣政策,但截至目前,快速收緊的全部效果「尚未顯現」,美聯儲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美聯儲官員繼續認為通脹風險偏向上行,預計繼續加息將是適當的。

最新經濟預測摘要顯示,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對2023年聯邦基金利率預測的中值為5.1%,高於9月份預測的4.6%。

美國勞工部前一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美國CPI同比上漲7.1%,為2021年12月以來最小同比漲幅。美聯儲預計明年美國核心通脹率有望回落至3.5%,仍遠高於2%通脹目標;同時大幅下調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0.7個百分點至0.5%。

【點評】11月美國通脹數據超預期回落,推高了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一些機構預計美聯儲將於明年降息。不過,此次議息會議,美聯儲在縮小加息幅度的同時仍然釋放出鷹派信號,導致市場樂觀預期受挫,當日美股三大股指均出現下跌。分析認為,強調實現2%通脹目標和上調2023年利率預測,意味着美聯儲仍將繼續實施緊縮貨幣政策。

美國稱核聚變實驗取得重大突破

美國能源部13日宣布,其下屬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首次成功在核聚變反應中實現「凈能量增益」,即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大於促發該反應的鐳射能量。

該實驗向目標輸入了2.05兆焦耳的能量,產生了3.15兆焦耳的聚變能量輸出,產生的能量比投入的能量多50%以上。美國能源部稱,這一重大突破將幫助人類向實現零碳排放邁出關鍵一步。

核聚變是太陽和恆星的能量來源。在這些星體核心的巨大熱量和重力下,氫原子核相互碰撞,聚合成更重的氦原子,並在此過程中釋放出大量能量。與其他核反應不同,核聚變不會產生放射性廢物。核聚變技術有望為人類提供近乎無限的清潔能源,幫助人類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點評】由於與太陽產生能量的原理相同,核聚變反應也被稱為「人造太陽」。作為解決人類能源危機的終級能源,數十年間,各國都在不遺餘力參與這項研究,但進展緩慢。這一次,科學家實現了從核聚變中獲得凈能量的突破,意味着「人造太陽」離現實又近了一步。

不過,凈能量不等於凈能源,要想將這一成果商業化,實現為家庭和企業發電的目標,仍有重重障礙需要克服,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努力和投資。

富力聯席董事長張力涉嫌行賄在英國被捕

12日深夜,富力集團官方微信賬號發佈聲明,證實富力地產創始人、聯席董事長及總裁張力在英國被捕。聲明稱,張力因在中國宴請美國舊金山前公共事業部主管及為其提供酒店住宿而被指控涉嫌行賄,公司正針對此錯誤指控採取法律行動。

13日,富力地產(02777.HK)在港交所再次發佈公告稱,對於媒體報道倫敦法院就於美國一宗有關Z&LProperties(由張力及其關聯方擁有)的待決案件向張力授出保釋一事,富力集團並無就保釋提供任何保證金,同時該案件將不會對公司的業務與運營有任何重大不利影響。

中央定調明年經濟,38條擴內需頂層設計出爐丨一周熱點回顧

知情人士透露,張力將在倫敦泰晤士河1號內被監視居住。圖為泰晤士河1號入口 (第一財經記者陳璽宇/攝)

【點評】雖然富力地產稱張力被捕與公司運營無關,但市場並不買賬,13日收盤富力地產股價大跌11.52%。截至2022年上半年,富力地產總資產3826億元,總負債3065億元,資產負債率80%。上個月富力地產才將境內外債券全部展期,迎來一絲喘息空間,如今張力被捕將讓其自救之路再生波折。

🌙
😃

切换注册
忘记密码 ?

×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下载海报
  切换主题 | SCHEME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