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轉陰后,發現自己又「陽」了,這是「復陽」還是再次感染?
首次感染新冠后,多久可能再次感染?「復陽」有傳染性嗎?若再次感染新冠,傳染性如何?病情是否會加重?專家對此進行解答。
問:新冠感染者核酸轉陰后,如果檢測再次呈現陽性,這是「復陽」還是「再感染」?如何區分?
答: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復陽」一般是在短期內發生的,比方說2周至3周內。所謂的「復陽」,其實也就是核酸沒有徹底轉陰,還在臨界值處徘徊波動 ;「再感染」是指人體在前一次感染完全康復后,當體內的特異免疫水平降低到一定水平時,再次被同一種病毒感染入侵的現象。通常會間隔一段時間,比方說半年以上。
問:為什麼會出現「復陽」的情況?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對「復陽」的原因給出兩種可能的解釋:一個原因可能是抗原檢測給出了假陰性的結果;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痰栓帶出的病毒片段,呈現了陽性結果。
「抗原檢測的速度快,操作便捷,但一般要到病毒複製到較高水平、感染者排毒量較高時,抗原才可以檢測出來。」張伯禮解釋,感染病程後期由於病毒載量變低,抗原檢測可能出現假陰性的結果,因此一般建議連續兩天自測抗原,或者以核酸檢測作為判斷標準。
「在排除誤診和假陽性等原因之外,還有一種可能的原因與患者痰比較黏稠有關。」張伯禮告訴記者,由於粘稠形成痰栓,痰栓里包裹了病毒,康復者在後續的肺修復過程中排出痰栓時帶出了病毒。此時造成陽性的是病毒核酸碎片,也無法培養出活病毒。
張伯禮強調,無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復陽,經臨床觀察證實「復陽」病例均沒有發生再傳染給他人的現象。
問:「復陽」和再感染新冠,是否都具備傳染性?
答:王新宇稱,從現有研究來看,「復陽」的人,通常沒有傳染性 。如果是再感染,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又一次感染了,是具有傳染性的。
問:當前「復陽」的概率高嗎?
答:王新宇表示,現在,其實不必太在意「復陽」的情況,因為這批人通常不會對周圍人造成感染的風險。從我們之前看到的數值來看,一次「陰」了,第二次再檢測出「陽」,是常見現象,但一般也就波動一周左右,之後就測不到了。
問:什麼樣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新冠病毒的再感染?
答:王新宇表示,感染康復后隔了一段時間,體內的抗體水平就會逐步降低,同時如果流行的病毒毒株變得不同了,那麼,再次感染的幾率就增加了。
問:被BA5.2病毒感染后,還會再次被BF7病毒感染嗎?
答:王新宇稱,通常來說,感染其中一個毒株后,短期內人體內仍有較高的中和抗體。因此,短期內被BA5.2病毒株感染后,再次被BF7感染的可能性比較低。但長時間看,不同的病毒株,存在反覆感染的可能性。
問:新冠病毒再感染,癥狀會加重嗎?持續感染的時間是會更長還是短一些?
答:王新宇回答稱,再次感染的話,如果感染的是新冠同一分支的病毒,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是有記憶的,通常癥狀會更輕,病程會更短 。目前我國流行的毒株以BA5.2和BF7為主,屬於同一分支的病毒,BF7就是BA5.2變異來的。
但如果感染的是不同的變異亞型病毒,可能會導致致病性略有不同。臨床癥狀的輕重,一方面是病毒的致病力決定的,另一方面是感染者的個體差異決定的。即使是以往致病力相對較重的德爾塔株,也會有無癥狀感染者,而奧密克戎BA5.2也會有危重患者。
問:短期內會不會被二次感染?
很多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市民擔心,短期內會不會被二次感染。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大家可以放寬心。雖然國外很多人在不同毒株暴發時會遭遇二次感染,但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幾百個亞分支都屬於「近親」,在機體抗體水平比較高的情況下,對變異不太明顯的病毒變異株仍有保護作用。一般認為免疫力正常的人群,在3至6個月內不會二次感染 。
不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確實存在二次感染風險 。如果病毒自身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變異,也會導致機體內抗體的保護能力下降,提升二次感染風險。從目前的研究數據來看,即使遭遇二次感染,機體癥狀也會更輕、恢復更快 。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今後還是要繼續保持這三年來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李侗曾表示,康復后,戴口罩、勤洗手、多開窗通風、注意社交距離、保持咳嗽禮儀等好習慣還要繼續堅持。口罩除了能夠防護新冠病毒外,對於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也有良好的保護效果,近三年來,各類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都有所下降。目前尚未感染的市民,近一兩個月最好佩戴N95或KN95等高級別防護口罩,盡量少聚會,並建議儘快完成疫苗接種,有條件的可以完成第二次加強接種。
中國新聞社(CNS1952)綜合:澎湃新聞、科技日報、北京日報客戶端等